項目指南
社會發展領域重點研發計劃2018年項目立項,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任務,根據省重點研發計劃管理工作計劃安排,經項目建議征集、項目凝練、指南編制、會議審定等程序,形成了2018年社會發展領域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申報指南,現面向社會公開發布。具體申報要求如下。
一、申報范圍
2018年度社會發展領域重點研發計劃,緊緊圍繞低碳可持續發展、公共******、人口健康等領域創新需求,重點支持一批技術需求明確,在關鍵技術上有重大突破,能形成清晰的核心技術,具有重要社會和經濟價值的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切實為生態文明建設,低碳可持續發展和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生命健康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項目申報要體現明確的問題導向;要能形成明確的核心技術;能產生知識產權成果;要產學研用結合,與合作單位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要有結構合理、任務分工明確的研發團隊。
項目申報時,預算編制要******、合理,杜絕虛。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通過產學研合作申報的項目,優先支持研發經費以自籌為主、政府引導經費為輔的申報項目。申請財政資助額度在80萬(含)以上的須同時編制山西省科技計劃項目預算申報書。
(一)低碳可持續發展建設專題
低碳可持續發展建設專題緊緊圍繞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主題,以太原市******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和山西省省級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認定與建設為牽引,開展節能減排、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等綠色低碳關鍵技術研發。
1、支持太原市******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以破解制約太原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瓶頸問題為著力點,以推動科技創新與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為目標,圍繞太原市創建******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的落實,由太原市科技局集成各類創新資源凝煉項目,組織開展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在產業鏈高端打造新業態新模式,形成有效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示范應用。同時,支持山西省省級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向相關關鍵技術研發。
2、以推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圍繞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攻克環境污染,節能、節水、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關鍵共性技術,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改善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提供技術支撐。
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方面,支持工業節能、建筑節能、交通節能、公共機構節能的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支持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地溝油和建筑垃圾等廢棄物循環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再制造產業化技術等領域關鍵技術研發。
水污染防治方面,針對我省一些地區水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支持重點行業廢水深度處理、生活污水低成本高標準處理、地下水污染防治、水體生態問題診斷和修復等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發。
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支持針對有機物污染、臭氧污染以及煙氣污染等防治與控制關鍵技術進行研究。支持人工影響天氣技術研究。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支持土壤環境基準、土壤環境容量與承載能力、污染物遷移轉化規律、污染生態效應、重金屬低積累作物和修復植物篩選、土壤污染與農產品質量、人體健康關系等研究,開展土壤污染診斷、風險管控、治理與修復、先進適用裝備和******低成本功能材料(藥劑)等共性關鍵技術研究。
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支持汾河流域、太行山、呂梁山生態修復技術研發。
(二)公共******專題
公共******專題緊緊圍繞******山西、平安山西建設,圍繞生產******、信息******、食品******等領域和方向,開展關鍵技術研發。
圍繞生產******、食品******和公共******的需求,以問題為導向,形成一批關鍵技術。
支持自主可控信息******技術研究,開展信息******核心硬件、軟件及加密設備的研發。
支持消防、防災救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等方向關鍵技術研發和裝備研制。開展輻射源應急定位尋源系統研發與應用。(力安科技)
支持地震、氣象災害、森林火災、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交通******、重污染天氣、有毒有害氣體泄漏等監測預警關鍵技術研發。
支持食品******、藥品******、生產生活用水******等關鍵技術研發。
(三)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與健康專題
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與健康專題,聚焦健康山西發展目標,圍繞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以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牽頭單位與網絡成員單位為重點,圍繞臨床疾病防治重大需求、重大醫療器械研發、中西醫診療技術與中藥現代化等領域開展關鍵技術研發。鼓勵依托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聯合******相關領域優勢資源共同開展研究開發。
1、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
2、
支持以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依托單位牽頭,聯合省、市、縣(市、區)醫藥衛生領域協同研究網絡成員單位,圍繞本領域疾病防治的重大需求和臨床研究中存在的共性技術問題,按照中心制定的戰略規劃和年度發展重點,組織開展大規模、多中心的詢證評價研究,開展防、診、治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和應用,臨床規范和療效評價研究,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研究,基礎與臨床緊密結合的轉化醫學研究等。組織開展研究成果推廣應用,提升本領域疾病診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2、健康領域關鍵技術研究
(1)重大醫療器械領域
以健康領域新一輪科技革命為契機,以早期診斷、******診斷、微創******、精準******為方向,以多模態分子成像、新型磁共振成像系統、新型計算機斷層成像、低劑量X射線成像、新一代超聲成像、復合內窺鏡、新型顯微成像、大型放療設備、手術機器人、醫用有源植入式裝置等重大戰略性產品為重點,加強核心部件和關鍵技術攻關,支持引領性前沿技術研究和醫療器械開發,加快推進醫療器械領域的國產化和創新轉型。
(2)中西醫診療技術領域
圍繞我省疾病防控需求,重點支持公共衛生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開發和應用。支持重大疑難病癥、急重危難癥新技術的引進及臨床轉化應用;中西醫預防******常見病、多發病及重大疾病的研究及其臨床應用;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智慧醫療技術開發及應用、醫療健康數據管理技術開發及應用。
(3)中藥現代化領域
圍繞國民健康飲食消費需求,以中藥保健食品為重點,應用或借鑒中藥新藥研發技術,突破藥食同源和功能食品綜合開發,開發具有降血糖、增加骨密度、提高自身*********、************、改善胃粘膜等功效的中藥保健食品。進行黃芪、黨參和連翹葉作為新食品生產試驗,對山藥、山楂、桔梗、芍藥、沙棘、酸棗等重點品種進行藥食同源綜合開發。支持給藥產業技術、制劑技術和有效成分提取技術,形成一批在國內或國際市場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品種。
(4)公共衛生領域技術研究
支持殘疾人康復輔助器具、健康養老、心理健康、學生體質大數據分析、艾滋病、職業病、結核病、地方病等研究。
(四)其它領域
1、生物技術領域
為促進我省生物技術產業發展,以生物技術創新帶動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創新發展,支持前沿生物技術、新型生物醫藥、再生醫學、生物醫用材料、綠色生物制造、生物資源利用、生物******保障、生命醫學儀器研發等方向技術研發與設備研制。
圍繞山西省生物醫藥重大專項的實施,對全省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重大需求、重點方向和關鍵技術項目布局進行研究,形成年度重大專項實施方案。
2、社會事業領域
圍繞提升旅游產業的技術含量和服務水平,支持開展相關技術研究;支持文化體育事業、文物保護與古建修復技術研究、山西典型文化遺產可持續利用關鍵技術研究。
面向綠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建設,支持智能園區、裝配式建筑等技術研發。
開展信息化技術在全民健身科技創新中的應用研究,支持全民健身所需器材、設備的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
二、申報要求
(一)申報資格條件
1.項目申報單位須為在山西省境內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具備完成項目必備的人才條件和技術裝備;具有與項目相關的研究經歷和研究積累;具有完成項目的良好信譽度;已與省內外或國內外相關研究單位進行產學研合作。
2.項目負責人是牽頭申報單位在職在崗科研人員,具有三年以上與項目相關的工作經歷,具有副高以上技術職稱(含副高);在相關研究領域和專業應具有一定的學術地位和技術優勢;具有完成項目所需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
(二)申報方式
1.項目申報單位在規定時間內登陸山西省科技廳網站(www.sxinfo.gov.cn)的山西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系統,完成注冊及在線填報工作。
2.在線填報成功后,將書面材料報送項目組織(推薦)部門審查,并蓋章推薦。
3.在規定時間內,將書面材料報送至指定地點。
(三)申報材料要求
申報單位應在規定時間內提交以下資料:
1.在山西省科技計劃管理系統中正式填報生成的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申報書。申報書包含研發內容、關鍵技術、創新點、主要技術和經濟指標、社會及經濟效益、工程示范、知識產權(預期至少申報或形成知識產權1項)等,要求申報內容合理可行、重點突出。
2.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可行性研究報告;
3.項目申報PPT。不超過8分鐘。PPT應和申報材料相一致,包括項目的必要性、重要性、技術路線、目標任務、已有基礎、技術創新點、創新團隊、分工合作等內容。
4.相關附件:
(1)項目單位業績及必要的資質證明;
(2)上一年度的財務報表,企業還需提供上一年度財務審計報告;
(3)項目配套資金來源的證明材料;
(4)研究所需的技術、設施和設備等基礎條件;
(5)相關科研成果、知識產權等證明材料;
(6)項目合作協議(包括產學研合作協議);
(7)項目申報單位研發投入(R&D投入)情況;
(8)相關創新內容檢索查新報告;
(9)與項目相關的其他證明材料或文件等。
(四)填報要求
1.申報書由項目申報單位組織編寫,并在山西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系統填報并打印正式版本,由項目組織(推薦)部門審核后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推薦上報。
2.項目申報單位和合作(協作)單位應認真、客觀、真實填報有關內容,并對申報材料真實性負責。
3.項目申報單位應科學合理編制經費預算,自籌配套經費。
4.項目合作研發形成的知識產權應按照約定或投入比例分享。
三、材料受理和聯系方式
網絡申報受理時間:2018年3月16日至4月24日。
紙質材料受理時間:2018年4月20日至5月4日。
受理單位:山西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太原市迎澤大街366號1019房間)
社發處聯系人及電話:吳玉民、梅棟良、弓慧茹;4046686
成果轉化中心聯系人及電話:趙輝、宋斌;0351-4043343
電子郵件:cgzhshef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