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指南
根據《山西省深化省級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平臺基地專項是對省科技廳管理的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省發展改革委管理的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省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管理的重點學科及實驗室合理歸并,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優化布局,分類整合。
本指南根據《山西省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項目申報指南編制辦法》、《山西省平臺基地專項管理辦法》及相關平臺基地管理辦法的規定和要求,在廣泛征集需求建議和組織專家凝練論證基礎上,編制而成。指南范圍為由省科技廳組織實施的省重點實驗室、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及省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四類。
一、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建設
1、定位
重點實驗室是全省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科技人才、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科研裝備先進的重要基地,是發展共性關鍵技術、增強技術輻射能力、推動產學研結合的重要平臺。
2、重點支持領域
本年度重點圍繞煤基低碳產業創新鏈和高新技術產業創新鏈開展重點實驗室的布局與建設。
鼓勵并優先支持圍繞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現代農業、生物醫藥、人口健康、資源環境、公共******領域及前沿交叉與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重點實驗室;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和軍民融合共建重點實驗室,繼續組織開展省市共建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建設。
3、申報條件
申報條件和具體要求見《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晉科基發〔2013〕152號)。其中,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期為2年。
二、山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
1、定位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圍繞促進產業行業技術進步,開展共性關鍵技術和工程化技術研發,提高科技成果成熟度,推動科技成果系統化、配套化、工程化和產業化,引領帶動行業和產業發展,聚集和培養高水平工程技術人才,支撐企業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創新基地。
2、重點支持領域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要依托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組建。本年度重點圍繞煤基低碳產業創新鏈和高新技術產業創新鏈開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布局與建設。
重點支持圍繞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先進材料、節能環保、現代農業、生物醫藥等領域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鼓勵并優先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合作共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3、申報條件
申報條件和具體要求見《山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辦法》(晉科高發〔2015〕162號)。其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立項建設期為2年。
三、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
1、定位
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是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的重要基礎和保障,旨在加強我省科技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構建公益性、基礎性、服務性的科技物質和信息保障系統,形成涵蓋科研設施、科研儀器、科學數據、科技文獻、生物(種質)資源、實驗材料等科技資源的共享服務平臺體系,強化對前沿科學研究、企業技術創新、大眾創新創業等的支撐和服務。
平臺依托單位應為在省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鼓勵優勢互補、聯合申報。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立項建設期為2年。
2、重點支持領域
本平臺旨在擴大科技文獻信息資源采集范圍,建立長期保存制度,建設面向重大科技發展方向的語義知識組織體系,提升科技資源大數據語義揭示、開放關聯和知識發現的支撐能力,******構建適應大數據環境和知識服務需求的******科技文獻信息保障服務體系。
本年度重點支持能夠為我省重點行業或產業水平提升提供文獻信息支撐服務的行業科技文獻共享服務平臺建設。
本平臺旨在加強各類科學數據的整合和質量控制,完善科學數據匯交機制,推動科學數據的匯聚和更新,加工形成專題數據產品,面向全省重大戰略需求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和服務。
本年度重點支持能源、資源、環境、生態、農業、交通、旅游、醫藥、人口健康等領域的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建設。
本平臺旨在加強實驗動物、標準物質、科研試劑、特殊人類遺傳資源、基因、細胞、微生物菌種、植物種質、動物種質、巖礦化石標本、生物標本等資源的收集、評價、整理、保藏、研究和利用工作,提高資源質量,提升資源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
本年度重點支持實驗動物、地方特色動植物種質、微生物菌種、特殊人群遺傳資源、醫學生物標本、礦物標本、巖石標本等生物(種質)資源與實驗材料共享服務平臺建設。
本平臺旨在對財政資金建設和購置的各類科研設施與儀器設備進行集約式管理,推動面向科研院所、企業、高校及全社會開放共享,為相關學科發展及科學研究和創新創業提供支撐保障和服務。
本平臺支持范圍為現有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科研設施建設和單臺(套)20萬元以上的科研儀器設備購置(研制),以完善相關科研條件和支撐保障,開展對外共享服務。
大型科研設施與儀器共享服務平臺結合查重評議情況及所依托平臺基地的對外開放共享情況、年度考核與績效評估情況等進行立項。
2、申報條件
(1)具有準確的建設定位和發展目標。平臺定位要符合相應基礎條件平臺的定位要求,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應緊密結合本領域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2)具有良好的場所設施與科技資源基礎。平臺場所設施與儀器設備先進完備,具備建設系統先進、功能完善、運行穩定的平臺資源信息運行服務系統的基礎和條件;平臺資源整合范圍覆蓋我省相關優勢和特色資源,資源規模在本領域占有******優勢;建立了適合平臺特點的資源整合模式及相對完善的資源整合、加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標準規范,能夠實現對外開放共享,滿足用戶需求。
(3)具有明確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模式。針對平臺服務領域、服務范圍、服務對象和資源特點,具有明確的服務內容及可有效促進科技資源******利用的創新服務模式和規范化的服務流程。
(4)具有專門的組織機構和人才隊伍。平臺應建立保障日常運行服務的專門管理機構及符合科技資源特點的決策咨詢機構;平臺應實行人財物相對獨立的管理機制,制定有效保障平臺運行服務的管理制度體系,建立適應平臺運行服務特點的共享服務機制;平臺應具有一支穩定的人才隊伍,設立平臺運行專門崗位;平臺總人數一般不低于15人,其中維持平臺運行的專職人員不低于10人;平臺運行管理、技術支撐、共享服務人員比例合理,可滿足平臺運行服務工作需求。
(5)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礎和對外開放共享服務業績。平臺承擔過相關科研項目,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礎;平臺已實現對外開放共享,取得良好服務業績,支撐與服務效果突出。
(6)具有持續發展能力。平臺應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資源持續整合機制,能夠不斷提高科技資源整合的廣度和深度,具有面向需求開展科技資源深層次開發和知識化、專業化服務能力,不斷擴大服務范圍和領域,實現平臺良性發展;平臺依托單位應高度重視平臺建設工作,能與相關業務有效銜接,提供配套經費、人員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等有關保障措施。
四、山西省科技創新團隊建設
1、定位
科技創新團隊是指圍繞共同的科研目標和方向,由團隊帶頭人和一定數量的科技人員組成,在長期持續合作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分工協作、優勢互補的科技創新群體。
山西省科技創新團隊重點支持以省部級以上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科技創新平臺和基地為依托,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科技發展規劃,在重點學科領域、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發展領域和方向,從事基礎前沿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科技創新群體。
按團隊水平和建設層次,創新團隊分為領軍、重點、培育和區域團隊四種類型。
2、重點支持領域
本年度重點圍繞煤基低碳產業創新鏈和高新技術產業創新鏈開展創新團隊的布局與建設。
重點支持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先進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人口健康、現代農業、基礎前沿等領域的創新團隊建設,鼓勵并優先支持產學研合作創新團隊建設。
為加強******青年創新團隊培育建設,本年度培育團隊在原有基礎上,重點引導支持符合團隊基本構成條件,團隊帶頭人42周歲以下、有高級職稱、團隊成員不少于5人、具有良好合作基礎和發展潛力、從事前沿和新興產業領域研究并取得重要科技創新成果的青年創新團隊建設。
3、申報條件
申報條件和具體要求見《山西省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管理暫行辦法》(晉科基發〔2013〕155號)。其中,科技創新團隊立項建設期為3年。
五、申報材料
登錄山西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平臺填報《山西省平臺基地專項項目申報書》及相關附件,并提交書面材料一式五份。
山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申請材料報送至山西省產業技術發展研究中心。
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省科技創新團隊建設申請材料報送至山西省政務服務中心科技廳5號窗口(地址:太原市塢城南路50號,窗口電話:0351-7731368)
六、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1、平臺基地管理專業機構
山西省產業技術發展研究中心田志剛李巍
聯系電話:0351-2383825,15525427999,13453429765
地址:太原市迎澤大街366號省科技大樓413室
2、申報系統技術支持單位
山西省自動化研究所
聯系電話:0351-7228612,7223964,18635191867,13099052365
3、業務主管部門
山西省科技廳基礎處肖育雷高莉
聯系電話:0351-4049920、4084395
附件:
1、山西省平臺基地專項管理辦法(晉政辦發〔2016〕52號)
2、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晉科基發〔2013〕152號)
3、山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辦法(晉科高發〔2015〕162號)